作者:李適軒 (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學生 / 2023第22屆高中地理奧林匹亞決賽總籌團隊)
高中地理奧林匹亞競賽介紹
地理奧林匹亞競賽在臺灣已邁入第 22年,是目前國內唯一針對高中社會領域相關課程的全國性和國際性比賽。 經過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多位教授多年的努力推廣,地理奧林匹亞競賽已具有一定的規模,競賽組別也愈漸豐富,提供高中同學多元發展的可能性。
高中地理奧林匹亞現今有三個競賽類別,包含「地理專題組」、「實察繪圖組」與「個人組」。地理專題組以撰寫論文為競賽項目,複賽時進行書面審查經評審推薦之作品,可參加全國決賽之「海報組」競賽;排名前 50 % 或前 40 支隊伍可參加決賽之「論文組」比賽。實察繪圖組的參賽者須根據每年之規定主題(今年主題為 「變」, 詳情請洽高中地理奧林匹亞網頁)完成「手繪地圖」與「觀察報告」 。
個人組競賽配合國際地理奧林匹亞(International Geography Olympiad, iGeo) 全英文命題與作答,包含決賽之 WRT (Written Response Test) 、 MMT (Multimedia Test) 與複賽之 FWE (Fieldwork Exercise) 三項競賽項目。 在接下來的文章中,將有更詳細的競賽內容介紹。
圖一:高中地理奧林匹亞競賽網頁
(圖片來源:高中地理奧林匹亞競賽官方網站)
決賽承辦團隊介紹
高中地理奧林匹亞決賽由國內五所大學(由北至南為:中國文化大學、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大學、彰化師範大學與高雄師範大學)每兩年輪流舉辦。 去年,高中地理奧林匹亞決賽由臺灣師範大學交棒給臺大地理環境資源學系的兩位教授:洪伯邑教授與莊昀叡教授。而兩位老師的研究領域,恰好分別為人文地理學與自然地理學。
洪伯邑老師為一位熱情的人文地理學家,關注自然與社會的關係,是帶領著臺大地理系「地理角」研究室的「地理角頭」。洪老師長期研究臺灣、中國與東南亞之茶產業、漁業的生產與消費,檢視人、地方與環境的動態關聯。
莊昀叡老師是一位沉著專業的自然地理學家, 研究結合多種測量與空間資訊技術,運用於地表作用、構造地形、地殼變形等多元面向,也應用於自然災害的評估與防評估與防治。
另外,今年決賽承辦團隊其中一項特別之處,就在於兩位總籌辦人:梅立昀與李適軒,兩位同為2021年第17屆國際地理奧林匹亞國手,在國際賽場上奪得佳績後,現今分別就讀臺灣大學地理系二年級與一年級 ,希望透過本會刊將競賽經驗分享給更多高中同學。 兩位總籌殷切期盼更多學弟妹能加入地理奧林匹亞的行列,一同探索地理與環境的有趣之處。
圖二:工作團隊合影(由右至左:洪伯邑教授、莊昀叡教授、梅立昀、李適軒)
(圖片來源:李適軒攝 01.06.2023)
新的一年,承辦團隊懷著熱情、誠懇的態度準備開啟決賽的籌備,希望為數百位參賽同學、指導老師與評審教授營造最舒適、安心的競賽環境,讓同學能放心在賽場上展現所學與研究的成果,也提供地理學界的大學端與高中端一年一度的良好交流機會。
接下來的數個月,本會刊將發布數篇《2023高中地理奧林匹亞系列 》主題文章,包含2022年選手經驗訪談與更多有趣的內容。敬請持續關注中華民國地理學會會刊 (https://blog.geogsoc.org.tw/ ) 與中華民國地理學會臉書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geogsoctpe ) ,以獲得最新文章資訊。
相關資料:
高中地理奧林匹亞官方網頁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