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立昀 (現為台灣大學環境資源學系 大一學生/國際地理奧林匹亞競賽第17屆選手)
國際地理奧林匹亞為一年一度的盛事,來自世界各地十六至十九歲的學生經過國內一連串的選拔,從上千人中脫穎而出,集合在一起,參與這項地理競賽,獲得金牌的選手甚至能夠到國際地理學會的會場獲頒獎牌!

圖一:國際地理奧林匹亞歷年及未來舉辦地點地資料來源:GeoOlympiad – International Geographical Union
國際地理奧林匹亞共包含三種測驗形式:
一、簡答題:在三小時中,回答六大題,題目範圍包含氣候、災害與災害防治、人口等十二項主題,題目形式不限於簡答,亦含括作圖、制表等等;
二、選擇題:為四選一的選擇題型,出題範圍與簡答題相同;以及三、田野實察:分為二階段,早上先至戶外實察,晚上再返回室內作答試卷,題目範圍以實察內容為主。選手不只需要了解地理知識,同時也須具備優秀的觀察能力與製圖能力,才能完成這三種測驗。

圖二:國際地理奧林匹亞考試項目說明圖 (資料來源:第十七屆國手分享簡報)
國際地理奧林匹亞不只有單純的紙筆測驗,還有舉行一項海報競賽,各個隊伍必須以自身國家經驗回應當年度的主題,製作主題海報,並和其他人發表、分享,評分結束後,最佳的隊伍將獲得最佳海報製作獎。在整個賽程中也會舉行文化之夜,向其他人分享自身的文化並相互交流,例如進行小遊戲、與其他選手交換自己國家的紀念品……。比賽結束後,主辦方會舉辦賽後考察,讓來自其他國家的選手更認識當地的風土民情。參加地理奧林匹亞不僅僅只是為了自身的榮耀,在參與的過程中與他人交流、認識他人及分享自身文化也非常重要。

圖三:第十七屆國際地理奧林匹亞國手製作的主題海報
資料來源:第十七屆國際地理奧林匹亞國手提供

圖四:第十七屆國際地理奧林匹亞國手與日本隊交流
資料來源:第十七屆國手分享簡報

圖六:第十七屆國際地理奧林匹亞選手交流臉書群組
資料來源:第十七屆國際地理奧林匹亞國手個人臉書
線上進行有許多新奇與困難之處,例如網路與相關設備的架設、田野實察形式的改變、無法和其他選手進行實體互動……,然而在國內參加競賽同時也避免了水土不服、時差等等可能影響選手發揮的因素。去年台灣共獲得了四面獎牌:二金、一銀、一銅,世界排名第三,創下最佳紀錄。

圖七:第十七屆國際地理奧林匹亞選手交流臉書群組
資料來源:第十七屆國際地理奧林匹亞國手個人臉書
第十八屆國際地理奧林匹亞將會在法國巴黎舉行。看了以上介紹,心動了嗎?不如馬上行動!國內專為高中職生辦理的「高中地理奧林匹亞」競賽在每年六月開放報名,只要是個人組、地理專題組與實察繪圖組的獲獎選手皆有資格參加寒假期間舉辦的國手選拔營,想成為國手為國爭光就別忘記報名!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