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恒昌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副教授)
我已經不算學術新人,去年回到地理學領域任教,謝謝主編莊昀叡老師邀請於會刊網站介紹我自己。我的學術訓練以社會與文化地理學為主,多數研究主題比較偏向日常生活的地理學,先前曾研究食物與跨國移動的議題,例如台灣泰國餐廳裡食物文化的混雜與特殊,如何辯證人與食物跨國移動的多重軌跡;也探究來自台灣的珍珠奶茶如何從族裔食物成為英國的流行飲料,討論茶飲消費與空間的轉變,這些關於飲食文化移動與實踐的食物地理學討論,不管是「進來」台灣或從台灣「出去」,都圍繞著不同尺度的空間生產與物質文化。
期許自己的研究能關注社會變動,我也研究當代台灣青年跨國移動實踐的歷程,關注數量龐大的台灣青年在澳洲打工度假的勞動經驗與移動。在東華大學任教階段,耕耘了一些花東在地發展的研究主題,例如東部的遷移、觀光發展、食農等議題。我近期的研究方向持續發展不只是人(more-than-human)的地理學研究,討論人與動物、植物的多重關係與空間,例如家戶的日常空間與社會實作是人與非人關係的產物;以及過去台灣地理學界相對較少注意的障礙與空間不平等生產,討論障礙身體、移動、健全主義的空間實作所彰顯的權力與社會排除,這些也是障礙者與超高齡社會的日常地理學。
___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學系遲恒昌副教授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