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梅立昀(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學生)

孟加拉,由恆河與布拉馬普特拉河沖積而成的平原與三角洲組成多數國土的國度,出於地形、地理位置等因素,被視為最容易遭受氣候變遷衝擊的國家之一:熱帶氣旋、洪水、海平面上升、乾旱等等災害往往導致經濟損失,造成許多人無家可歸,生計遭受影響,河岸侵蝕也讓土地流失。因此,孟加拉政府制定了相關的安置計畫(Ashrayan),幫助失去家園和土地的災民重新安頓下來。

圖一、Ashrayan計畫
(圖片來源:আশ্রয়ণ-২ প্রকল্প | Ashrayan – A Housing Project with a Heart (ashrayanpmo.gov.bd)

 

過去二十年來,已經有超過五十萬個家庭藉此重新安家,政府建造大量水泥公寓供災民居住,每個家庭會分配到數間房間,包含二至三間臥室、客廳及廚房等等,同時,為了保障財產權平等,夫妻雙方都可以有土地的共同所有權,除了氣候難民外,這項計畫也包含協助其他弱勢團體,例如寡婦、老年人及低收入戶,重新融入主流經濟和社會。

這項計畫的確幫助許多無家可歸的家庭有屋可住,也協助他們找到更現代化的房屋居住——從鐵皮屋、竹屋到磚造、水泥建築——政府也表示會藉此提供土地、職業培訓、貸款、醫療保健、飲用水供應、電力供應、改善通信系統和種植設施來減少貧困人口,也減低災害帶來的影響。然而這項計畫也存在一些問題。

首先是沒有審慎評估重新安置區的環境。有些區域位於低窪地帶,如果進行建設時沒有做好打樁、填埋等事前準備工作,建物的安全性將會被影響,而這些低窪地區也可能會再次遭受洪水、海平面上升等災害影響,例如2021年便有重新安置區的房屋倒塌的案例。

再者是基礎設施的興建不一。並非每個安置區都有學校、完善的公共運輸系統或是政府原先承諾給居民的替代經濟來源:學校的缺乏可能會迫使學童輟學或是尋求較昂貴的私人教學;公共運輸的缺乏則可能會讓居民難以尋求幫助或是建立起社會網絡;缺少經濟來源對居民更是一大打擊,孩童可能被迫離開學校去工作以補貼家用,更有許多家庭因為找不到工作而搬離安置區。官僚主義、官員貪汙與和地方其他事務的競爭關係也讓安置計畫面臨延宕或是建設品質低下等問題。

重新安置並不只是讓居民重新有家可住或有水電可用,也要協助他們重建自己的生計、相關基礎建設與當地的社會文化,孟加拉的Ashrayan計畫是世界上最大的重新安置計畫,也確實幫助許多國民重新落地生根,不過政府如果忽視以上的問題,只會讓更多人難以安家。

 


參考資料:

আশ্রয়ণ-২ প্রকল্প | Ashrayan – A Housing Project with a Heart (ashrayanpmo.gov.bd)

Bangladesh is undertaking the world’s largest resettlement programme – and the climate is making it harder – Geography Directions

Policy, design, and way of life in resettlement projects: The case of Ashrayan, Bangladesh – ScienceDir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