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聿修(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碩士)、洪伯邑(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副教授)
定義台灣的飲食文化時中的 ‘local’ 時,除了其他地方常見的有機、環境友善、與社區為主的培力以外,還必須加上國族主義這個要件。尤其在茶產業中,國族主義是一樣重要的因素。台灣長期混沌不明的國際地位與艱難的外交處境,使得官方和民間都殷切期盼劃出本土茶的象徵邊界。在台灣本地生產成為重要指標,也是重要的國際行銷策略。但對於一批在 1990 年代因南向政策到越南投資的台灣茶商而言,「台灣茶=台灣本地生產」變成了有點尷尬的條件。Geography Directions 在 1 月 30 日 刊出 Taiwan Tea: Ongoing Struggles over Food Nationalism。這篇文章關注「越界台茶」的處境。在 Geography Directions 上的文章除了簡介論文內容,也補充了去年香港反送中運動中間的引爆的一國兩制水果茶事件,以及之後的港台中三方網友混戰,和多家台灣手搖杯店回歸祖國。

農民準備日光萎凋(練聿修/攝)
Geography Directions 的這篇文章介紹了去年刊載在 the Geographical Journal 的 Anxiety of food nationalism: Dilemmas of bordering in the Vietnam-Taiwan tea trade. 全文目前為免費閱覽與下載,連結在此。
參考資料:
Hung P-Y, Lien Y-H. (2019). Anxiety of food nationalism: Dilemmas of bordering in the Vietnam-Taiwan tea trade. The Geographical Journal https://doi.org/10.1111/geoj.12326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