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新秀
新進地理相關學科研究人員之介紹
新進地理相關學科研究人員之介紹
我曾在空間資訊產業工作數年,後來回台大地理所就讀博士班,研究領域轉為空間經濟與國際經濟理論,期待能將產業聚集與國際貿易背後的微觀機制理論化。今後希望能結合貿易數據與空間資料,透過理論建模與計量分析,發展政策評估的量化工具,關注包括全球價值鏈變化與氣候變遷經濟等議題。
博士學位、碩士學位與學士學位都在地理學系拿到,並且在地理系任教的我,反思著怎麼確保這篇短文呈現地理「新聲」,而非地理「老人言」。很榮幸可以留在地理系任教,延續我對於環境議題的熱情;也希望這份熱情,可以傳承給地理系的學弟妹們。
碩班畢業後進入旅遊產業,因緣際會接觸到同志觀光。台灣號稱「亞洲同志燈塔」,吸引各國 LGBTQ 人士爭相朝聖拜訪;但為何泰國曼谷反而成為吸引台灣男同志大規模、反覆造訪並且密集參與各式性活動之地?這份好奇牽引我從業界跨回學界,一頭栽入「性地理學」(geographies of sexualities)的世界。
一路走來,我在不同的學術領域中汲取多元而不斷創新的專業知識,也從基層開始歷練,在不同的政府部門中累積城市規劃與公共建設的實務經驗,反覆思索城市未來應該是什麼樣貌,徜徉在地理學的無盡想像之中。
台灣電網高度集中化及國家對於台電高度控制,使得台灣的能源轉型發展路徑與其他自由市場國家(如英國、美國)路徑迥異。因此能源轉型也成為我近期興趣所在與研究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