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產出
地理學相關課程所產出之成果展現
地理學相關課程所產出之成果展現
樹林里不僅以「防」洪硬體工程來抵禦水患,而是活化桃園埤塘地景特色、與水共存,翻轉水患對社區帶來的負面衝擊,透過闢建蓮花池與開發農產品的過程,以在地滯洪的概念將社區的人、水、產業串聯在一起。
J.B.Jackson辦《Landscape》雜誌,使文化地景的討論從地理學界進入到多學科的關注,該雜誌成為文化地景發展的論壇,也因為地理學者對地景的討論,反映出當代人文地理的在美國地景上的論述。
蘇里夫特(Nigel Thrift)是一名英國的人文地理學者,其主要的貢獻是關於「非再現理論」(Non-representational theory)的提出,自 1996—2017 年為止,其發表文章的被引用次數 在人文地理學界排行第三,足可見蘇里夫特對於人文地理學界的貢獻及影響力。
空間規劃是「引導未來發展(to guide future development)」的專業。從2016年公告實施的全國國土計畫,近期陸續通過的各縣市國土計畫,到預計2025年公告的國土功能分區,都企圖透過制度的轉型,回應並支持據地方適宜性的空間發展策略。彰化是在山與河海相接的地方,台灣海峽畔,分別以濁水溪與大肚溪與雲林及臺中相隔,東邊則倚八卦山山脈與南投為鄰。
Kenneth Olwig(以下稱Olwig)(1946-)為著名的地景學者,其出生於美國紐約的史坦頓島(Staten Island),後跟隨家人遷居於馬薩諸塞州的科德角(Cape Cod),最後於歐洲進行學術思想的傳播。
Steve Hinchliffe,地理學家及社會科學家。就讀於英國東北的杜倫大學 (University of Durham)的地理系,並繼續在布里斯托爾大學(University of Bristol) 的地理系攻讀學位,並於 1995 年取得博士學位。由於 Hinchliffe 教授在網路資 源中查無任何有關年紀的資料,因此由英制博士學位取得的年份來看,目前約52歲左右。25 年以來 Hinchliffe 有許多期刊論文及專書,並與其他學者合著了 許多文章,是個相當多產的學者,平常分享於 Twitter 上的資訊也大多和學術研 究有關,較少其他生活面向的資訊。
Mitch Rose 現為英國阿伯里斯特威斯大學(Aberystwyth University)地理與 地球科學學院的地理學家,與 John Wylie 同為後現象學的地景研究者。近年的 研究關注世界遺產在文化地理學的討論、經濟與政治地理學、以及主體、意識 與日常生活的複雜關係。
(編注:本文為「地景、文化與權力之課程:學生期末報告」系列文章) 邱睦容(地景、文化與權力修課學生) Tim Cresswell Tim Cresswell (Photo. https://alchetron.com/) [...]
疫情時代下各國陸續管制出境,導致國內類出國的風氣盛行,尤其離島觀光更是人們的打卡熱點。在金門的旅遊官網強調「遊金門、類出國」的概念下,推薦充滿異國風情的景點,分別為沙美老街改造後形成的沙美摩洛哥,以及受潮汐影響帶來摩西分海景色的建功嶼,吸引旅遊節目、網美、觀光客前來朝聖。本研究將探討沙美老街與建功嶼是如何被主題公園化,透過何種方式進行建構,以及觀光客如何看待被包裝的景點並產生互動。為深入了解沙美老街與建功嶼的發展脈絡,本研究主要以文本分析,來蒐集沙美老街與建功嶼的發展歷程,並輔以訪談居民、線上觀察來了解主題公園化帶來的改變,還有觀光客在旅遊中扮演的角色,是如何影響當地的文化與發展。
本文將從金門發展的起落談起,分析出近年來金門縣政府在財政表現不如以往,即使有金門酒廠這隻金雞母,依然在COVID-19疫情與禁止陸客自由行的雙重打擊下,對觀光業造成嚴重衝擊。在此看似走投無路的情況下,危機就是轉機,筆者觀察到暑期戰鬥營的發展潛力。雖然近兩年戰鬥營因為疫情停辦,但在2019年以前,挾帶著戰地歷史的觀光資源,離島戰鬥營每年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國防部與金門縣政府攜手合作的戰鬥營,是否可在觀光業受到影響的此時,透過戰鬥營的方式創造出雙贏的局面?戰鬥營是否可為戰地觀光的新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