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Great Stalin Plan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Na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eographers in Early Communist Hungary: Motivation, goals and actors

2019 年 10 月 23 日 於台大地理系館 202 室

演講者: Ferenc Gyuris (Eötvös Lorànd University, Budapest (Hungary).

洪新恩(台大城鄉所碩士班學生)

Dr. Ferenc Gyuris 的演講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簡介蘇聯在史達林掌權時期的推動的一系列「自然大改造」計畫;第二部分則呈現作為蘇聯衛星國的匈牙利如何將此計畫和原有的農業技術發展混合;第三部分則是匈牙利的地理學界如何在蘇聯影響下受到重塑。

蘇聯在史達林統治下,於1940 年代後期開始推動一系列在「自然大改造」底下的計畫。這些計畫包含土地開發、水利工程、農業改良等,目的為要提升農業產量。Dr. Gyuris 提及史達林推行「自然大改造」的三大脈絡。首先是整個蘇聯,尤其較外圍的地區在二戰後對自然與農業資源需求急速提升。1946 年 – 1947 年的戰後大饑荒奪走約百萬條人命可見一班。再來是美蘇冷戰中兩國都有意圖向國內、盟友與對手宣揚工程與科技實力。「自然大改造」與後來的太空競賽都可視為宣傳戰的其中一部分。另外,其中一些計畫,則試圖將農產與自然資源隱藏於美國或其他周邊敵國可輕易打擊的範圍之外。

「自然大改造」計畫包山包海,Dr. Gyuris 主要提及林帶走廊計畫與試圖「北水南送」的河系改造計畫。為了對抗強風侵蝕,蘇聯當時計畫建立多個共長 5230 公里的林帶包圍集體農場,以保障農業產量。河系改造則計畫將俄羅斯歐洲部分北部的河系從流入北冰洋,改道流向中亞一帶。

Dr. Gyuris 指出「自然大改造」受現代主義影響至深,充滿人能征服自然的思維。然而這並不只是當時蘇聯特有的現象,其對手美國以及其他國家在當時也是如此。以河川改道計劃為例,蘇聯曾考慮以核彈炸出主要運河。「自然大改造」中許多計畫雖然技術上可行,但經濟效益是否必要很有疑問。林帶走廊計畫部分有成功執行,而河系改造則在數次延遲與史達林過世後無疾而終。

從當時資料與相關書籍可以看出,蘇聯面對自然的態度就像作戰,充滿了戰爭論述。Dr. Gyuris 展示一張 1949 年的畫作,是史達林與蘇聯黨政軍高層仔細端詳「自然大改造」計畫,與戰爭時的作戰室如出一轍。有趣的是 Dr. Gyuris 出示此畫作 1951 年的版本,這版中 KGB 的頭子毫無違和的加入作戰討論。Dr. Gyuris 也引用了計劃推動早期一本譯成匈牙利語的書,裡頭以描述客觀事實的語氣宣告 ”The Soviet People Transform Nature”。蘇聯也將相關書籍譯成多種聯邦內與衛星國使用的語言,向聯邦內外放送。

對自然開戰的論述乍看之下,似乎和當時蘇聯塑造的「美國引起戰爭,蘇聯帶來和平」有矛盾之處。但 Dr. Gyuris 指出蘇聯宣傳以「我們的戰爭(自然大改造)是具建設性、為提升民生的好戰爭,而他們(美國)的戰爭是對抗共產主義,只會帶來破壞與死亡」來自圓其說。

Dr. Gyuris 展示史達林與蘇聯黨政軍高層討論計畫的畫作/作者攝

Dr. Gyuris 接著將聽眾焦點移到匈牙利。匈牙利地理學界在成為蘇聯衛星國後有了極大變化。原本的學界被批判為「布爾喬亞式」的地理學,充滿地理學決定論、形式主義且無法應用於實務。原本地理學界的翹楚們幾乎都被驅逐出學院或者被邊緣化,地理學會停止一度運作、學刊被停刊。Dr. Gyuris 以 György Markos 和 Sàndor Radó 兩位匈牙利馬克思地理學(馬列式)的「先鋒」為例,他們是忠貞共產黨員,雖然會多國語言但都沒有地理學的訓練。馬列地理學強調生產、重視經濟地理學,以及地理學作為建立社會主義社會的推手的重要性。

由此可見蘇聯對匈牙利地理學界影響至深。蘇聯產業發展重視重工業,輕工業和農業相對受排擠,這個趨勢也一度衝擊匈牙利農業,但其農業在蘇聯陣營仍屬前段班。之後如同蘇聯內其他地區,受馬列思想影響的地理學家們試圖關注在地問題,並提出解方。匈牙利於「自然大改造」時期引進棉花與柑橘類水果。雖然引進第一年遇見破五十年高溫紀錄的夏天讓產量超乎預期的好,但總觀下來生產效益不彰。

「自然大改造」被放棄後,有些學者認為計劃有可行性但執行失敗;而大多數學者,包含一些忠貞的共黨員,只希望趕緊忘記這段「黑歷史」。不過 Dr. Gyuris 指出,匈牙利高等教育直到近年才逐漸擺脫馬列地理學影響,但仍未完全轉型。不少共黨執政時期的學者或者官員仍然在學界。中小學的地理教育也仍未完全擺脫馬列式地理學的影響。

這次演講難得之處,在於聽到與蘇聯時期相關的地理學研究,以及在此脈絡之下的中歐地理學界。而史達林時期的「自然大改造」背後的現代主義思維,也值得對照同時期美國以及台灣的自然治理與建設思維。

延伸閱讀

1. Gyuris, Ferenc 
In: Meusburger, Peter; Kramer, Caroline; Jahnke, Holger – Geographies of Schooling
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2019) pp. 97-124. Paper: Chapter 6 , 28 p.
2. Győri, Róbert ; Gyuris, Ferenc
In: Meusburger, Peter; Gregory, Derek; Suarsana, Laura (eds.) Geographies of Knowledge and Power
Dordrecht, Netherlands : Springer, (2015) pp. 203-233. , 31 p.

3. Gyuris, Ferenc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COMMONS 8 : 2 pp. 531-553. , 23 p. (2014)

4. Gyuris, Ferenc ; Győri, Róbe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