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學家 Tim Ingold:重新理解人與自然的關係/陳怡君
不管是人類學家研究非西方的原始社會,又或者是地理學家繪製地圖、觀察地形,在Tim Ingold這位長期探索人與環境關係的學者眼中,人類怎麼使用感官、工具去與世界相遇(encounter), 便是自然與人文學科知識建立的前提。若是想在短時間內說明Tim Ingold的思想特色,我會列出經濟人、寓居、製作及感知四個關鍵字。
不管是人類學家研究非西方的原始社會,又或者是地理學家繪製地圖、觀察地形,在Tim Ingold這位長期探索人與環境關係的學者眼中,人類怎麼使用感官、工具去與世界相遇(encounter), 便是自然與人文學科知識建立的前提。若是想在短時間內說明Tim Ingold的思想特色,我會列出經濟人、寓居、製作及感知四個關鍵字。
第三空間作為揉合了物理與心理象限,再加上時間與使用者的混合體,比起物體層次的空間實踐與精神層次的空間再現,更關注空間如何融合了實體、感官、情緒、經驗與記憶等各種「關係」。地方的建構像是一場和你和我和他都一起參加的接力賽,只要共享的價值一直在,空間的再現就不會停下來。
黃宗儀的最新著作《中港新感覺:發展夢裡的情感政治》為中國發展裡的文化現象提供了情感政治的視角,跳脫過去將文化視為國族和地方身分本質的思維,以情感政治處理政治經濟發展過程中的文化現象。《中港新感覺》展現了中國快速發展裡地緣關係變化和身分協商的關係。此處的地緣關係不只是指中港之間,同時也是指中國國內城鄉之間。全書收錄九篇專章研究作品,主要分為兩部分,分別討論「中國崛起」如何影響中國國內乃至兩岸三地的發展敍事,又如何反映在身分協商的部分。
《再現與體現:台北市小劇場與都市地景的共構》本篇研究旨在瞄準小劇場於建構都市地景要素的過程。以地景作為分析對象,並加入小劇場的特徵和新形式,分為兩個切入點探討這個動態的過程:再現(representation)與體現(embodiment)。並分析兩個切入途徑裡所處理的歷史、文化、人地互動,將抽象的感覺轉為具有探討價值的議題,最後翻轉並重述都市地景的意義與價值,帶給讀者一個不同面向的「台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