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物資在哪裡?建立「防疫照護與社區資源的地理資訊平台」(下)/溫在弘、杜承軒

2020-11-12T20:02:27+08:002020-11-05|Categories: 學術新鮮貨|Tags: , , , , , |

我們從整體人口與商家、機構的分布狀況,計算整體可近性評估,觀察資源供需的缺口;進而到同質性商家的競爭關係,區分出目標商家的優勢與劣勢區域,從競爭的觀點,提供企業展店或是經營的考量。此資料服務平台能讓企業在各個分店擬定不同的營運、發展策略,使企業能達到利益最大化,同時民眾也能更有效且便利的獲得服務,創造供需雙方雙贏的局面。

防疫物資在哪裡?建立「防疫照護與社區資源的地理資訊平台」(上)/溫在弘、杜承軒

2020-11-05T20:43:14+08:002020-11-05|Categories: 學術新鮮貨|Tags: , , , , , |

我們以台北市為研究區,搭配各項生活服務設施點位以及人口與社會統計等資料,評估研究區內不同生活面向之供需分布,計算潛在需求分布,整合互動式地圖平台來呈現各類型的空間分布,找到資源供給的缺口,可提供政府或企業商家選址服務的依據,改善社區防疫資源的可近性。

發展智慧城市的多元面向:交織公民圖客的在地觀點 ─以臺灣開放街圖社群為例(下)/游博翔

2020-09-23T15:07:35+08:002020-09-23|Categories: 學生獲獎論文|Tags: , , , , |

當今數位轉向的都市治理風潮下,不僅僅是公部門期待透過地理數據來推動「城市智慧化」,像OSM這樣的一群公民圖客們,也期待透過「群眾智慧」來建立起屬於公眾的地圖,讓地理資訊不僅僅能被近用,連帶其建置過程也能夠被開放給群眾參與。本文針對貢獻資料的時空分布進行統計,並對公部門和社群成員進行訪談加以分析,從分析結果中即可窺見,「智慧」一詞在兩者的不同脈絡下,所反映出的都市觀點及運作機制亦有所不同。

發展智慧城市的多元面向:交織公民圖客的在地觀點 ─以臺灣開放街圖社群為例(上)/游博翔

2020-09-23T15:07:14+08:002020-09-23|Categories: 學生獲獎論文|Tags: , , , , |

在公部門或企業積極推動各種科技感測技術,期待能將城市數據轉化為治理工具的同時,民間社會也有著一股力量,希望透過群眾的智慧,建立起一個開放的地理資訊平臺,讓任何人都能夠貢獻和取用當中的地理資訊,這就是開放街圖(OpenStreetMap)所在進行的努力。透過類似維基百科的開放式編輯架構,OSM讓一般民眾也能透過簡易的編輯工具,參與過去往往只能由專家主導的地圖繪製工作,而這樣的行動也被稱之為「自願式地理資訊(Volunteer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VG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