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學術高塔到普及大眾—尋找台灣味田野書寫的甘苦談/紀懷超、張淯翔

2021-01-06T22:43:25+08:002021-01-06|Categories: 特別專題|Tags: , , , , , , , , , , |

在國外廣受歡迎的「台灣飲料」珍珠奶茶是怎麼一回事呢?為何在台灣市場不大的水耕蔬菜,能在泰國成為品質標榜並占有高市佔率?我們習以為常的飲食文化,究竟又是因為什麼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才被形塑成這樣?或許實際上的「台灣味」,跟我們原本想像的「在地」比起來,更為複雜、也更為多元。

「與主編有約」:人文地理投稿的攻略秘笈/陳盈璇、張淯翔

2021-01-01T16:31:11+08:002021-01-01|Categories: 特別專題|Tags: , , , , , , |

對許多作者而言,文章從投稿至刊登往往是個漫長的過程,若能謹慎選擇適當的期刊、熟悉投稿流程,甚至學習審稿期間修改文章、回覆的小技巧,必定能夠大大幫助投稿人。本次人文地理學術寫作工作坊由三位期刊主編進行對談,與談人有《中國地理學會會刊》主編洪伯邑、《地理學報》主編莊振義、《人社東華》主編林潤華。三位主編先簡介各自刊物,再以主編的視角為聽眾解答學術寫作投稿時常見的十個問題。

教授的寫作秘笈:自然地理的學術寫作技巧/張淯翔

2020-12-31T16:31:50+08:002020-12-30|Categories: 特別專題|Tags: , , , , , , , |

「自然地理與環境觀測的學術寫作」工作坊由台大地理系黃倬英教授主持。黃倬英教授的專長跨足自然地理與遙測學,兩者的寫作方法有些相似,故以「自然地理的科技寫作」為題,分享自然地理與環境觀測的寫作技巧,以及如何「包裝」學術文章,引起期刊審稿人的興趣。

都市縫合的想像與現實:鐵路真的是松山南港待修補的傷疤?/Geofresh 5

2020-02-21T00:19:16+08:002020-02-21|Categories: 野外剳記|Tags: , , , , , , , , , , , |

我們幾位對運輸頗有興趣的同學,恰好在洪伯邑老師的人文地理學通論湊成了一個小組:有捷運迷、也有便當管理局的擁護者。甚至有位同學還趕在課前趕赴松山機場,只求一睹某知名國籍航空一號機起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