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實施全球最大的居民重新安置計畫 / 梅立昀
由於地勢低窪與地理位置,孟加拉長期受到熱帶氣旋、洪水等自然災害影響,大量氣候難民產生,因此孟加拉政府提出Ashrayan安置計畫,協助居民重新安頓,截至目前已經幫助超過50萬戶家庭,然而重新安置的過程中也面臨一些問題。
由於地勢低窪與地理位置,孟加拉長期受到熱帶氣旋、洪水等自然災害影響,大量氣候難民產生,因此孟加拉政府提出Ashrayan安置計畫,協助居民重新安頓,截至目前已經幫助超過50萬戶家庭,然而重新安置的過程中也面臨一些問題。
2022年起,愈來愈多激進的氣候變遷倡議者前往世界各地知名博物館,透過各種手段試圖破壞館內的名畫。為何他們將目標鎖定在畫作上?這樣的行動又可以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力呢?
今年春天各地的花季似乎都提前到來,日本、南韓等地的櫻花都比過去更早綻放,創下歷史紀錄。而隨著氣候變遷,開花週期改變也隨之造成一系列生態影響。
德國柏林邦的森林、湖泊資源豐富,相關活動是柏林人所嚮往的。但歐洲熱浪、歐洲世紀大洪水等極端氣候事件,對於生態環境的保護是一大考驗。環境保護與林木健康議題爭論不斷。柏林邦於近期發布的森林狀況報告更是具體地闡述著令人擔憂的生態問題。
彩虹對許多人來說是幸運的象徵,在某些地區則代表厄運的來臨,每一個傳統文化中各自代表著不同的意義。討論氣候變遷時,我們通常會聯想到各種自然災害的降臨,卻很少關心「彩虹」在暖化的影響之下,數量與分布究竟會如何變化?
由於醫療、農業技術等等的進步,全球人口在11月15日時達到80億。印度人口將首度超過中國,而撒赫爾地區人口也正迅速增長。專家們認為到本世紀末,全球人口將會達到90至100億,然而氣候變遷與移民議題將影響人口分布。
近期臺灣東北部水情吃緊,水利署於八月底開始實施人工增雨,期盼為集水區增添水源。但在世界的另一端,中東國家正因人工增雨而引發一場雲端的水源爭奪戰。
巴黎著名的地標之一——華萊士噴泉在150年前剛被設計出來時,是巴黎居民最便利的免費飲水機,而現今卻很少有人會飲用噴泉的水。當局為了因應氣候變遷,選擇再造噴泉:將它們配備上噴霧系統,定期噴灑水霧降溫,應對未來可能的熱浪。
今年,印度經歷了122年來最熱的3月,四月開始也出現熱浪,印度北部以及中部多地都出現超過攝氏40度的異常高溫。儘管熱浪在印度並不少見,也尚未打破當地的歷史紀錄,然而隨著夏天的到來,溫度將越升越高,造成更嚴重的熱浪。
博士學位、碩士學位與學士學位都在地理學系拿到,並且在地理系任教的我,反思著怎麼確保這篇短文呈現地理「新聲」,而非地理「老人言」。很榮幸可以留在地理系任教,延續我對於環境議題的熱情;也希望這份熱情,可以傳承給地理系的學弟妹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