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的邊界:金馬邊陲如何打造台灣? / 朱凌毅、徐進鈺
1949年國共內戰意外地在金馬諸島周邊形成了實際邊界,這對島民日常生活造成了巨大而深刻的影響。這些研究指向東亞處於冷戰結構中,地緣政治因素向下穿透到地方日常生活。相對地,我們則從金馬案例,看到日常邊界實踐反向觸發地緣政治的鬆動與改變。冷戰期間,在金馬不僅有外部邊界隔絕共黨政權,同時也設有內部邊界與作為後方的台灣本島區隔。
1949年國共內戰意外地在金馬諸島周邊形成了實際邊界,這對島民日常生活造成了巨大而深刻的影響。這些研究指向東亞處於冷戰結構中,地緣政治因素向下穿透到地方日常生活。相對地,我們則從金馬案例,看到日常邊界實踐反向觸發地緣政治的鬆動與改變。冷戰期間,在金馬不僅有外部邊界隔絕共黨政權,同時也設有內部邊界與作為後方的台灣本島區隔。
本文為《歐亞帝國的邊境: 衝突、融合與崩潰, 16-20世紀大國興亡的關鍵 》一書譯者序。人類對於世界的想像,經常是鑲嵌在語言之中的。比如我們說起「邊境」時,腦海裡會浮現的畫面,往往是「邊陲」、「偏僻」而「荒蕪」的意象,總的來說,便是「核心地區」的對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