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學與生態系統服務和生態系統評估/陳盈璇、歐德昱
本場專題演講很榮幸能邀請到美國西密西根大學(Western Michigan University)的Gregory Veeck教授,為我們介紹地理學在生態系統服務和生態系統評估研究中的角色及影響。藉由介紹千禧年生態系統評估(Millennium Ecosystem Assessment, MA)的意義與願景,並且以中國南京江寧區的土地利用與農業生產的變化作為實際研究案例,Gregory教授帶領我們進入新地理學的大門。
本場專題演講很榮幸能邀請到美國西密西根大學(Western Michigan University)的Gregory Veeck教授,為我們介紹地理學在生態系統服務和生態系統評估研究中的角色及影響。藉由介紹千禧年生態系統評估(Millennium Ecosystem Assessment, MA)的意義與願景,並且以中國南京江寧區的土地利用與農業生產的變化作為實際研究案例,Gregory教授帶領我們進入新地理學的大門。
Kimberley N. Irvine 教授目前任職於泰國的法政大學( Thammasat University),鑽研城市發展與永續議題已有很長的時間,本次專題演講很榮幸邀請到Kimberley教授與我們分享過去的研究成果與心得,以實際的案例帶領我們理解城市永續發展如何可能,以及地理學家如何透過對水圈、生態服務系統的認識,在建構永續城市上提供特殊的視角。
本次年會很榮幸邀請到小野田教授與我們分享過去的研究經驗與心得,透過自身在日本的研究及過去接觸的東南亞案例,帶領我們理解永續城市的建構。小野田教授鼓勵我們在思考永續議題時將人的因素納入思考,並更彈性而全面的面對永續發展議題,讓城市不僅智慧,也更有韌性面對各種環境與社會的挑戰。
今年的年會以永續未來作為主軸,第二場專題演講也回應年會主題,邀請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CHANG Chew Hung 教授與我們分享人文地理的思維如何與自然地理、資訊與技術對話,協力達成永續發展的目標。藉由分享研究歷程與心得,教授帶領我們逐步理解永續發展如何可能,以及這些思維如何透過教育傳遞與延續。
如何將雷達遙測技術引進於地理學界與地理學關注之環境問題,則是本論壇的出發點。本場講座除了遙測概念與雷達衛星相關研究的介紹外,講者們也分享許多過去使用SAR與InSAR影像的經驗及心得,期望不僅可以引起大家對雷達衛星的好奇,也能透過案例分享,讓有興趣學習者在鑽研的路上更加順利。
對許多作者而言,文章從投稿至刊登往往是個漫長的過程,若能謹慎選擇適當的期刊、熟悉投稿流程,甚至學習審稿期間修改文章、回覆的小技巧,必定能夠大大幫助投稿人。本次人文地理學術寫作工作坊由三位期刊主編進行對談,與談人有《中國地理學會會刊》主編洪伯邑、《地理學報》主編莊振義、《人社東華》主編林潤華。三位主編先簡介各自刊物,再以主編的視角為聽眾解答學術寫作投稿時常見的十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