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課綱高中地理科「探究與實作」課程⸺教學實務上的多元可能與挑戰/謝馥伊
為了培養學生從生活中發現與解決問題,並整合跨領域的學科知識,108課綱首次將「探究與實作」納入普通高中課程,列為自然組學生部定必修,社會組學生部定選修。本次圓桌論壇「高中地理教育探究與實作教學實務」,匯聚了現場教師、師培大學教授、課綱編修委員等各方觀點,共同探討教學實務面上如何面對新課程的開發與教學。
為了培養學生從生活中發現與解決問題,並整合跨領域的學科知識,108課綱首次將「探究與實作」納入普通高中課程,列為自然組學生部定必修,社會組學生部定選修。本次圓桌論壇「高中地理教育探究與實作教學實務」,匯聚了現場教師、師培大學教授、課綱編修委員等各方觀點,共同探討教學實務面上如何面對新課程的開發與教學。
對於108課綱地理課程,我覺得與舊課綱相較起來,在考題方面,比起之前,因為強調素養與跨科考題而增加了許多的靈活度,我覺得這是一件好事,雖然在寫題目時需要花上更多的思考與時間,不過我認為這些思考,能夠訓練學生整合各個章節內容的能力,使得提升吸收課程的完整度。素養題的出現,也更加的讓學生能夠將學習內容運用到日常生活中。
我們是一群就讀嘉義女中,並自許成為富有社會情懷的學生們,於108年成立了一個人數不到二十人的討論小組,由一名高二同學和十四名高一同學組成,針對台灣大小事一起進行深度了解和討論。近期恰巧正在討論以學生角度出發的108課綱,又看到貴刊在徵稿關於108課綱的地理教學現場回饋,就決定鼓起勇氣主動給於學生們想法,讓貴刊參考看看。
然而,學生在學習地理的方法,有可能是死記,沒有好的學習策略的話,不容易建立起空間概念,老師需要協助學生建立鷹架,從基礎知識,到判斷地圖等相關圖表,找出ㄧ些可以討論的議題,也是需要長時間的累積,才有比較好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