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owing Up and Getting By ─艱困時代中的拮据成長/張瓊文

2021-06-16T15:38:21+08:002021-06-16|Categories: 地理說書|Tags: , , , , , , , , |

今年四月出版的專書是在去年全球疫情急速升溫的二月底定稿送審,儘管這本書並非聚焦在COVID-19的社會經濟研究,但其研究的焦點是那些本該成長在充滿展望與祝福中但卻淪於拮据不安的孩童與青年─而這些滲透到日常生活中種種鮮明而立體的侷促與焦慮在疫情嚴峻的當下更顯凝重。

疫情過後的野生動物交易與消費/陳奕儒

2021-03-15T23:01:00+08:002021-03-15|Categories: 每週焦點|Tags: , , , , , , |

禁止野生動物肉類交易看似可以避免像是COVID-19這樣的悲劇再次發生,但是代替野生動物肉類來源的動物養殖業卻可能對環境與公共衛生帶來更負面的影響。雖然野生動物交易導致環境破壞與生物多樣性減少,更可能帶來新興傳染疾病,但規模化的動物養殖似乎在這些方面有過之而無不及。

防疫物資在哪裡?建立「防疫照護與社區資源的地理資訊平台」(下)/溫在弘、杜承軒

2020-11-12T20:02:27+08:002020-11-05|Categories: 學術新鮮貨|Tags: , , , , , |

我們從整體人口與商家、機構的分布狀況,計算整體可近性評估,觀察資源供需的缺口;進而到同質性商家的競爭關係,區分出目標商家的優勢與劣勢區域,從競爭的觀點,提供企業展店或是經營的考量。此資料服務平台能讓企業在各個分店擬定不同的營運、發展策略,使企業能達到利益最大化,同時民眾也能更有效且便利的獲得服務,創造供需雙方雙贏的局面。

防疫物資在哪裡?建立「防疫照護與社區資源的地理資訊平台」(上)/溫在弘、杜承軒

2020-11-05T20:43:14+08:002020-11-05|Categories: 學術新鮮貨|Tags: , , , , , |

我們以台北市為研究區,搭配各項生活服務設施點位以及人口與社會統計等資料,評估研究區內不同生活面向之供需分布,計算潛在需求分布,整合互動式地圖平台來呈現各類型的空間分布,找到資源供給的缺口,可提供政府或企業商家選址服務的依據,改善社區防疫資源的可近性。

從疫情窺見人地關係:印度封城措施有助於減少森林大火/陳奕儒

2020-10-14T22:39:46+08:002020-10-10|Categories: 每週焦點|Tags: , , , , |

年初COVID-19疫情爆發之後,各國陸陸續續都開始採取封城措施,以防止疫情不斷擴散。人們在國家命令下被迫待在家中,減少外出的機會,事實上也產生空氣品質變好、動物回歸城市與鄉村、海水變清澈等正面的環境回應,這樣的現象反映出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有多麽的大。而當人類因疫情而不再進出森林,森林大火的事件也肯定減少許多。

疫情危機下,理性思考與迷信間的地理縫隙/陳奕儒

2020-08-22T00:01:21+08:002020-08-21|Categories: 每週焦點|Tags: , , , , |

自從COVID-19疫情開始,世界各地的人們在面臨共同的巨大危機下,都開始出現一些對於相信科學事實和遵守防疫措施的人而言相當迷信的想法和行為。例如在德國,最近就有一場反口罩與反隔離的萬人集會,他們認為口罩使人變為奴隸。本週要為大家介紹的,就是在COVID-19疫情中,人們因為逆境而選擇回歸到信仰與迷信中時,是如何跟這個崇尚理性思考的世界出現代溝的。

要讀懂地圖,就要了解地圖資料的社交生活/陳奕儒

2020-08-07T18:18:56+08:002020-08-07|Categories: 每週焦點|Tags: , , , , |

本次的每週新知想要向讀者們介紹一檔由美國波士頓公共圖書館Leventhal Map Center所推出的線上地圖展覽,BENDING LINES: Maps and Data from Distortion to Deception。這個展覽利用波士頓圖書館所藏的地圖來說明地圖製作和資料解讀上可能出現的簡化和扭曲現象。首先,先來看看展覽中所提供的一張地圖:鳥瞰波士頓(Bird Eye View of Boston)。

都市生態學下的英國疫情危機和轉機/陳奕儒

2020-07-31T11:04:57+08:002020-07-24|Categories: 每週焦點|Tags: , , , , , , |

本週介紹的文章與COVID-19(武漢肺炎或新冠肺炎)有關,來自彙整英國皇家地理學會最新學術期刊的Geography Directions。這篇篇名為 Covid-19, Geography and Urban Ecology: practitioner experiences 的文章帶我們用都市生態學研究者的角度及經驗,來理解英國都市在疫情下所面臨的危機與轉機。文中開頭就提到,我們在席捲而來的疫情下所面對的種種課題,也大都適用於全球暖化和生物滅絕等其他全球性的危機。同時,有關區域間長久的不平等狀態也正逐漸在疫情的衝擊下顯現出來。

百年回首,當 疫情 蔓延時——回顧 The Lessons of the Pandemic/林士榮

2020-04-17T20:38:32+08:002020-04-13|Categories: 學術新鮮貨|Tags: , , , , , , |

這是個科學對 T Cell、抗體、先天免疫系統、電腦輔助的流行病學模型...都還一無所知的年代。而人們正面對一場前所未有的致命疫情── 1918-19 年的肆虐全球的流感大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