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塔爾地區火山爆發事件 / 邱奕龍

2022-07-06T14:58:45+08:002022-07-06|Categories: 每週焦點|Tags: , , , , |

除了常見的光學遙測外,雷達遙測技術亦是種有效偵測地表變動的方法。本文以菲律賓塔爾火山火山爆發事件為例,說明雷達遙測的相位(phase)資訊與強度(Intensity)資訊,如何分別運用在偵測火山活動的地表變形、以及火山灰的地表覆蓋情形。

Amazonia Deforestation Proxy Map – Inspired by NASA JPL ARIA Mission | 亞馬遜雨林砍伐 /林豊傑

2022-02-16T22:10:49+08:002022-02-16|Categories: 特別專題|Tags: , , , , |

亞馬遜地區近年由於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經歷了大規模的森林砍伐,大大的改變了雨林原始地貌。利用這一特性我們可以比較兩幅SAR影像的干涉同調性(Interferometric coherence)。一般而言,在森林、水體等散射訊號不佳的地方同調性都會較低;在都市、裸露地等因為反射訊號較強,同調性則會較高。結果顯示,此地區在二月至五月期間植被覆蓋程度仍高、五月至八月時顯著降低、最後在八月至十二月時恢復少許,我們可以透過這個趨勢進行以下初步的推論: 1. 二月至五月:此地區原是原生雨林,樹冠非常茂密,植被覆蓋程度非常高 2. 五月至八月:此地開始伐林為將來種植經濟作物做準備,因此逐漸從茂密的樹冠層變成裸露地 3. 八月至十二月:此地開始種植某經濟作物,使植被覆蓋程度提升,但因其樹冠不如雨林茂密,所以植被覆蓋程度仍不如二月至五月

合成孔徑雷達遙測於地球系統觀測之應用 / 鄭心瑜

2021-08-04T17:15:12+08:002021-07-30|Categories: 學科新知|Tags: , , , , |

雷達遙測技術已在環境監測中獲得顯著的成功,隨著干涉技術以及各種衛星的進步與發展,以及雷達本身穿透雲霧、不分晝夜、面狀資料、定時觀測的優勢,其相關應用之廣,涵蓋地震、火山、冰川、山崩、地層下陷、河流移動、基礎設施監控、甚至生物量估計。未來在自然災害監測、地形測繪、地表變形監測、生態和自然資源勘探方面的應用都值得被期待與關注。

合成孔徑雷達觀測地表變形的技術 / 陳立學

2021-07-22T11:55:29+08:002021-07-14|Categories: 學科新知|Tags: , , , , , , , , |

合成孔徑雷達觀測地表變形的技術已經發展了數十年。近來有許多更先進的雷達衛星被發射升空,他們能為全球各個角落提供高品質的地表位移資料,促進了相關科學研究的發展,大大改變了學者們研究大地變形的方式。

如何兼顧救災與科學研究?無人機應用於地震地質調查 / 林亞嫻

2020-03-11T13:54:45+08:002020-03-11|Categories: 學術新鮮貨|Tags: , , , , , , , |

此次地震沿米崙斷層在七星潭、美崙山及花蓮市區等地造成多處地表破裂,也是繼921地震以來首次有明顯地表破裂的地震事件,調查地表破裂有助於了解斷層活動特性,並提供未來在斷層帶上的防災工作。然而此次地表破裂區域集中在人口密集區,需要盡快修復破損的公共設施,使得地表破裂會因快速的修復工作而無法詳實紀錄,面對這樣狀況,我們又該如何兼顧救災與科學研究呢?